近期,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报道了中国科学院纪检监察组在推动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方面所取得的成果. 为了加强科研经费管理和使用的规范性,该组以信息公开公示为切入点,督促中国科学院积极探索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防范科研经费管理和使用中的廉洁风险.
驻中国科学院纪检监察组负责人表示,中国科学院近年来的科研经费规模持续增长,有的科研院所年均材料采购金额达上亿元,采购批次超过5000笔. 然而,在监督检查和审查调查过程中,他们发现了一些单位以虚假采购等方式套取科研经费的违纪违法问题.
鉴于科研经费资金量大、科研活动专业性强等特点,驻中国科学院纪检监察组推动上海分院系统科研单位试点探索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他们通过专题会商、驻点调研、个别谈话等方式,指导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推进信息公开公示,加强对科研经费管理和使用的监督制约.
在驻中国科学院纪检监察组的指导下,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积极探索信息公开公示的方式. 该所纪委督促职能部门在内部工作网站上建立了物资采购信息管理系统. 该系统在搭建过程中,充分借鉴了驻中国科学院纪检监察组的意见建议,并结合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采购领域廉洁风险点提出建议,希望以信息化手段推进采购业务公开化,监督管理系统确保采购事项透明化,实现全周期监督.
据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纪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系统搭建后,监督管理系统该研究所将各种类型的采购以及采购申请、询价管理、采购审批、订单管理等各环节的信息都纳入系统,并向本所人员公开,接受全员监督。这样一来,采购全流程的数据就可以被查询,责任也可以被追溯。这种方式不仅方便高效,而且具有规范性和可控性.
据了解,监督管理系统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纪委通过专用系统账号,可以随时抽查采购系统的运行情况,对采购数据进行比对分析. 这个账号拥有对所有采购事项的查阅权,纪委通过将群众监督与纪律监督、审计监督相结合,实时跟踪关注采购情况,及时发现问题线索。例如,他们在日常监督工作中发现某个部门与某供应商的交易金额占比较高,就会向审计部门通报情况. 而研究所则会对此进行内部审计,分析高占比的原因以及可能存在的采购风险。同时,研究所纪委还会跟进监督相关问题的处理情况.
该负责人还介绍,系统运行初期,他们发现有个别部门负责人与供应商存在利益输送的风险。为此,研究所纪委将相关情况反馈给研究所管理部门,推动完善交易业务公示办法和审批流程,并要求有关人员签订廉洁承诺书.
通过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的成功实践,可以看出驻中国科学院纪检监察组推动科研经费管理和使用的监督制约机制在科研领域的推广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这也为其他科研单位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相信通过这样的努力,科研经费管理和使用的规范性将进一步提高,为科技创新提供更加坚实的支撑. .